道家静功:内丹修炼“百日筑基”的基础功法!

天龙工具admin2023-11-26 7:04:39388A+A-

筑基是道教修行的起点。 就像盖房子一样,必须先打好地基,才能完工,故称“奠基楼”。

只有打好地基,房子才能建得稳、高。 用炼丹的比喻来说,首先要强身健体,充实本源,然后修炼到高层次,才有足够的保障。 所以,筑基功法是内丹修炼的关键,直接关系到以后修炼的表现,非常重要。

筑基功通常被称为“百日筑基”、“百日功力”。 这意味着,需要一百天的时间才能完成奠基工作。 但仅就一般情况而言,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和理解力(理解能力)和环境因素,不一定是一百天,可能是两个月、四个月、一年不等。

对于普通学道之人来说,考虑到修炼筑基的实际情况,修炼此功可以以百日为保证,一般都能达到预期的筑基效果。

一、静功通论

道家的筑基功法是从静功开始的。 练习过程中的每一个小步骤都离不开静力练习的作用。 无论是从头开始、从最后开始,还是从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开始,在各个不同层次、同一层次的不同方面,静态练习都起着主导作用。 因此,道家的修炼也可以统称为精功。

静功是道家修炼功法中最基本的东西; 而在气功中,则是一种高级的功法。 内丹和气功层次的差别由此可见一斑。

2、静功之道

1、静锣的外部动作

道家修炼,归根结底是修炼精、气、神三宝。 因此,外在的姿势和动作并不重要。 最大的原则就是保持头部和脊柱挺直、舒适、自然。

安静的练习可以坐着、站着、躺着或走路进行。

各种姿势的要点如下:

坐姿:可以平坐在凳子上,小腿垂直于地面,也可以交叉坐; 也可以盘腿坐在床上。 如果盘腿坐有困难,可以先在座位下垫一个枕头; 双手合拢,大拇指并拢,呈太极图状。 ,放在丹田上即可,也可以用手触碰膝盖。

站立姿势:自然站立,膝盖微曲,双手叠放在丹田上,或垂于身侧。

卧位:一般侧卧,一只手弯曲放在枕头上,拇指和食指分开,耳朵放在虎口处,打开耳孔; 另一只手放在臀部,或放在丹田上。 双腿也是一伸一屈的姿势。 ,两只手正好相反。

步行:应选择人少、安静的地方、公园或较大的庭院,没有其他干扰,道路也比较平坦。 缓缓行走,如行云流水。 走路时可以用冥想的听法,但不要闭上眼睛。

选择好姿势并做好后,就开始练习。 关于外在动作,练习要点如下:

01.放松全身。 无论采取什么姿势,都必须放松全身。 这种放松并不意味着变成软球。 需要保持头部和脊柱正直,以利于经络的顺畅运行; 但也不要变得僵硬、僵硬,这样既不利于放松,也会阻碍经络的畅通。 要放松,首先需要放低肩膀。 大多数人通常在不知不觉中身心都处于紧张状态,动作也达不到放松的要求。 现在我们练功的时候,先调整自己的动作,然后自然就可以进入放松的状态。

02.眼睛下垂,即微闭的意思。 为什么需要稍微闭上眼睛? 因为睁开眼睛容易滋生杂念,闭上眼睛又容易使人入睡,不利于练习气功。 微闭身咒是“开三穴、闭七穴”,即开三穴、闭七穴。 具体方法过去都是口口相传的。 这里解释得很清楚,就是眼皮下垂,从而看清眼前的事物,却无法分清楚。

03.舌头位于上颚,形成嘴巴。 《炼丹经》中又称“赛堆”,意为嘴巴闭合、牙齿闭合。 将舌头压在上颚的做法,过去也曾被秘密传授。 舌尖应向后卷起,舌尖的底面应抵住上颚。 因为上颌有两个小凹坑,称为“天池穴”,与泥球相连,最容易漏水。 因此,练习气功必须像婴儿吃奶一样。

04、呼吸自然,即呼吸自然,但切忌粗短。 随着静功程度的不断加深,呼吸应逐渐变得深、长、匀、细、微。

05、双手持秘、双手捏捏的道家方法,称为“太极八卦阴阳连环秘”,又称“太极秘”。 这个秘密过去是师父传给弟子的,所以很少为世人所知。 牵手时,男方用左手握住右手,女方用右手握住左手。 因为男人的左手是阳,女人的右手是阳,所以阳手在外,阴手在内。 外侧的阳手拇指交叉,形成“太极图”形状。 这样相互拥抱,人体的阴阳二气就会自然地连通。 过了一会儿,双手就会感觉又热又肿,真是太神奇了。 这就是两气相通的效果。

2. 景公的内心秘密

01.听消息

静功的目的是进入宁静。 宁静的意思是让身心平静下来。 要达到宁静的要求,首先要排除一切杂念。 这是静心筑基法最关键的原则。

然而,由于人的思维习惯,大脑总是在思考问题。 即使睡觉的时候也会做梦。 它很难保持不动。 为了达到宁静的目的,古代道士创造了许多方法,如听呼吸、坐忘、守一呼吸、数呼吸等。相比之下,庄子提到的“听呼吸”方法在道教中是最好的。

所谓“听呼吸”,就是听自己的呼吸。 我们之前说过,精功要求自然呼吸。 听呼吸的方法是在耳内听,即隔绝外界一切干扰,仿佛进入一种完全寂静的状态,听自己的呼吸声。 一开始只是用耳朵去听,不加任何想法。

注意:所谓“听呼吸”,要求双耳向后向内听,就好像在听呼吸的声音。 但呼吸原本需要安静。

“听呼吸”的意思是要求定力、定力; 并不是要严守耳朵,也不是要倾听呼吸声。 “听”的意思是集中注意力。 只要顺着呼气和吸气的路线慢慢地做,不是听而是听,就对了。

至于呼吸的快慢、粗细、深浅、长短,要让它自然变化,不要用意念强迫。

听完之后,我的心神交织在一起,杂念消失了,连呼吸都仿佛不存在了,渐渐达到了“静”的状态。

2. 观光

“观景”之法,是道家秘修之法。 过去不传授,都是师父传给弟子。 游览的目的是陶冶性情。 我们的本性原本是虚空中的光,来自我们下一世之前的宇宙。 所以,这就是修性的根本方法,叫做性功。 有人认为道教所传的“行”功夫只是真理,没有功夫,因为“行”功夫没有明师传授。

自然的根源在于两眼之间的洞。 这个窍来自于我们出生之前,所以被称为“祖窍”。 首先,静静地坐一会儿,用上面提到的“听和呼吸”的方法。 身心入定之后,两眼中的光芒便收回,似在沉思却又没有沉思,停在了祖窍前。 这个“祖窍锋”既不在身体之内,也不在身体之外,而是在眼前一寸半左右的地方。

注:所说的“观祖窍”之法,是聚合自己的本性。 当本性聚集在一起时,自然就会看到光明。 但这个境界是自然的,不应该追求的。 如果你追求它,你就会看到光明,但那是幻象,而不是真相。

很多练气功的人经常在这里进入魔界,不知不觉间,真是失了千里之遥。 要用“若有,若无,似见不见”的意思。 它不可能是有意或无意的。 自然是这样的。

如果意念稍微集中在祖窍上,自己的性光就会出现。 起初是点状、飘移的,光线较弱,不用担心; 它一开始似乎是从外面来的,当它出现之后,你可以用你的意念稍微照亮它,集中注意力,也就是在白光中闪耀你的真意。 这就是聚集性。 成就;

道家静功:内丹修炼“百日筑基”的基础功法!

然后由点逐渐凝结成碎片,碎片由外向内,慢慢聚集在一起; 则时聚时散,难以修复; 就这样,它们终于成为一体,没有任何波动,于是真正的它们逐渐聚集在一起,我们进入了大宁静。

光是自然的表现,观景是认识自身本性的聚散。 光的散性就是分散,光的会聚性就是聚集,光的稳定就是集中,光的饱满就是丰满,光的圆润就是圆润。 王重阳祖师最初形容其完美的形状并说道:“元陀陀,光芒四射。”

圆形意味着它没有不规则的形状,燃烧意味着它没有黑洞。 只有这样,才能达到“圆性光明”的最高境界。 进入这个境界,生死可以独立掌控。 但如果你不深入大定,没有极高的功德,是不可能达到的。

游览时虽然用的是“观察”的方法,但并不是真正的观察,一切都是自然发生的。 练习此功,必须循序渐进,从小光到大光,从弱光到强光,从波动到光聚,从斑块到光聚。 也有人修炼多日,眼睛一片漆黑,却从未见过光明,所以无法追寻。

注:以上所说的是“听”和“观”的方式。 看似有为,其实是无为; 无为中,一切皆成。 虽然说是听,其实并没有听; 虽然说是观光,但其实并没有什么观察。 听没有兴趣,听也没什么; 观光无光,光中无物。 气无气,谓之真气;气无气,谓之真气;气无气,谓之真气。 无光的光称为真实本质。 只有悟了,才能进入真道。

3. 经典论证

《庄子》第四章“人间”,借用颜回、孔子的一段话,揭示了道家“心斋”的崇高意义。 “听呼吸”就是方法之一。 通过聆听呼吸,你可以进入最高的心灵状态。

《庄子》原文云:“有志者,不以耳听,而以心听;不以气听。听止于耳,而止于心”。止于符。有气者,空而待物者,唯道集空,空心斋。”

简单解释:你需要集中注意力,不要胡思乱想。 当你集中注意力后,你可以使用“倾听”技巧。 但你不是用心听,而是用“气”听。 在这样的状态下,听觉的作用早已消失,心与气合而为一,没有了知觉。

“气”的本质是空,也正是因为“空”才能够容纳物体; 只有“道”才能聚“空”。 如果你能达到功夫“心斋”的境界。

以上技能原本是一层层逐渐加深的,从一开始就无所谓阶段。 为了让初学者更容易上手,我们现在将整体功夫分为几个不同的步骤,然后添加详细说明如下:

第一步是“如果你有一个意愿”。 “若”字解释为“有”字,“智”是思考修炼到三花聚顶容易吗,即注意,“一”是集中注意力。 当你开始练习功夫时,你的注意力应该集中,没有杂念。 如果不能排除杂念,就很难发挥功夫的好处。

第二步是“无耳闻,唯心听”。 “无”等于“无”,也可解释为“无”,就是不要的意思。 “之”是代词,指所听到的对象。 以“易”字作为“用”字的释义。 一旦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一起,你就可以开始做功夫了,就是用“听”字的公式。 一般人所说的“听”,就是用两只耳朵去听各种声音。

这样一来,人们就会产生疑问。 既然说“听”,就必须有听的对象。 如果不是听声音,那还听什么呢? 在各种注释中很难找到这个问题的明确答案。

具体来说,第一步是听鼻孔里的呼吸。 任何呼吸系统正常且没有障碍物的人,从鼻孔呼吸时不应发出任何声音。 对于修炼尤其如此,所以说:“无耳可听”。

虽然没有声音,但我能感觉到气息一缕缕的涌来,或快或慢,或粗或细。 连双耳都聋的人也有这样的经历,所以我说:“听听吧。” 用心”。

第三步是“不要用心听,而用呼吸听”。 这又会引起人们的质疑。 “心”是觉知的、觉知的。 你也可以说“听”这个词; “气”它没有意识,何必用它来听呢? “心”听的对象是什么? 如果我们用“气”来“听”,这句话在理论上就没有意义。

它到底意味着什么? 答案应该是,听呼吸久了,“心”和“气”已经融为一体,密不可分了。 《炼丹经》云:“心在气中而不自知;气在心外而不自知。” “一种心态。

这时,“气”就不能再作为用“心”来听的对象了。 我们不能再说用这个“心”听那个“气”,所以说“不用心听”。

此时,体内的“心”与“气”虽然合一,但还没有达到混乱的状态,还略有清醒。 如果继续深入的话,用不了多少时间,自然就会完全失去知觉。

在这个从意识到无意识的暂时过渡阶段,与其说是用“心”听“气”,让“心”与“气”对立,不如说是用“气”(心)来听。 (中)(心之“气”消除了“心”与“气”之间的裂痕,成为融合体,故曰“听气”。

其实,当我们说“听”的时候,就已经包含了“心”的成分。 当我们说用“气”听的时候,就是说“心”和“气”同时听,两者结合而不分离。 健康)状况。

这里虽然还在讲“听”,但实际上我们已经不再注重听了,一切都变得自然了。 “听”已成为自然。 “听”虽然也是自然的,但却是无“心”的听,因为此时“心”与“气”已合而为一。

第四步是“听于耳,心于符”。 初级功夫的关键是“一”字诀,就是集中注意力的功夫。 当你的注意力集中在一起后,你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“听”这个词上。

随着功夫水平的进步,如果长时间坚持“听”字,就会感觉太执着,所以最后还得用“停”字。 所谓“听止于耳”,就是说人们不需要注意“听”。

此时的功夫,已经渐渐进入了混沌境界。 心气合一,心中的感知没有任何作用。 心已与气合,气无觉知。 故心唯与气相合,故曰“心止于符”。 (符就是顺从,顺应气)。

在这种中央能量统一的状态下天龙私服,虽然没有意识,但仍然有自我。 如果进一步忘我,回归“空”,就可以真正进入宁静,奠基工作就到这里完成了。

最后一步是“气虚而待物,唯道聚虚,虚则心”。 从“一”、“听”、“止”等境界,由浅入深,一步步体会,最终达到“虚”的高境界。

进入这个层次,“心”和“气”都化为虚无,从无明到忘我,再从无我到空灵空灵的境界。 这种“虚拟”是从无知中自然获得的,而不是有意识地创造的。 如果你想想练功的时候达到“虚”的境界,那就离“虚”的境界差了千里之遥了。

“新斋”的全部意义就是从后天回归先天。 至此,已经进入了最高境界,成为了先天。 所以,最后一步就是要到先天境界去体悟空与道的结合,才是得道。

但庄子所谓“心快”的含义是直指大道,超出了构建内丹基础的目标。 修炼内丹的层次与此不同。 所以,筑基功中的静功,只是为了达到第四步“心气合一”,也就是筑基的最高境界,就足够了。 最后一步是“心气入虚”。 如果没有悟性和功夫作为基础,你可能会陷入一种空虚的状态,这将严重阻碍你的修炼。

“观景”之法,在道教古书中也称为“慧光”; 听息法在道教古书中也称为“控息”。 因此,古人也把冥想的修行方法称为“归明调息”。

《丘祖秘丹指志》论“慧光调息”说:“其法从眼角起,闭心至两目正中,以身心收万物于此。”所谓‘宇宙大地一体’“收之为真”。

回光的方法还有另外一层含义。 游览结束后,需要将此光照射到下丹田,然后再进行进一步的练气。 这需要结合筑基的第二步呼吸来练习天龙八部发布网,呼吸法中会讲到这一点。

从“内修”到提高智慧,大致有四个阶段:

一是要把一切思想统一起来。 以一念代替无数念头,就是“缚妄心”或“离忧入定”的阶段。 目的是达到“元气神”的“内凝”,不受外界因素的困扰,为进一步调整“内环境”奠定基础。

第二个是“静”阶段。 忘记“一念”,注重“能量、能量、精神”的综合协调。 在这个阶段,周天、元婴、连神还虚将会逐渐领悟。

三是进入“静”“空”阶段。 这个阶段的标志是“灵性”(自性)的出现。 修炼的对象彻底进入“先天境界”,努力精神的充实和纯净。

四是回归自性。 也是进一步锻炼肉身,成就“自性”的过程。

点击这里复制本文地址 以上内容由bbmw采集呈现,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,请联系我们告知删除,谢谢!

支持Ctrl+Enter提交

©2013-2023 bbwm.cn 赣ICP备2022006624号